紫影基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人物] 鲁迅为何称赞她为“真的猛士”,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2001

主题

2116

帖子

2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0086
发表于 2024-12-31 10:0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nipaste_2024-12-31_10-00-09.png


今年是刘和珍诞辰120周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926年4月12日,鲁迅发表传世名篇《记念刘和珍君》,对刘和珍短暂而非凡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为了反对《八国通牒》,北京数千名爱国学生和群众上街游行,当队伍行至铁狮子胡同1号,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几个士兵突然端起枪向游行队伍扫射,顷刻间,数十人倒在血泊中。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走在队伍前面的学生叫刘和珍,牺牲时年仅22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当年4月12日,鲁迅发表传世名篇《记念刘和珍君》,对刘和珍短暂而非凡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今年是刘和珍诞辰120周年。笔者来到豫章师范学院的一尊塑像前,伫立凭吊。塑像中的她美丽端庄,注视着深邃的蓝天,目光中透出英武和刚烈。塑像基座上镌刻着“刘和珍烈士”五个大字。“真的猛士”刘和珍,就是毕业于该校的前身——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图片

刘和珍画像。

图片
刘和珍的父亲刘九皋是安徽人,母亲是江西人,刘和珍出生、成长在南昌。她七八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带着二弟一妹在南昌艰难度日。不久,外婆去世,两个弟妹先后夭亡,这个家更加困窘。
1918年秋,刘和珍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异常刻苦。她广泛阅读进步书刊,自觉接受思想启蒙,很早就萌发了革命的念头。她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常谈论时政和理想。这自然会招致非议,她却不在乎这些。
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立有“六不准”。其中一项规定,女生须配有红白两块牌子,不得随意出入校门,不能会客通信,几乎与外界隔绝。刘和珍决定要打破囚笼,她联系江西学生联合会,发表文章,散发“告家长书”,发动学生与学校交涉。在南昌各校的呼应下,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不得不取消不合理校规。
然而,校方贴出布告:“查学生刘和珍,目无法纪……本应开除学籍,姑念初犯,着记大过。”同学安慰刘和珍,她却说:“可以和男生一样自由出入,参加校外活动,不是很好吗?记过算得了什么?”
有一天放学回家,刘和珍将辫子剪掉,改为齐耳短发。母亲惊得目瞪口呆:“鬼妹子你疯了呀?不怕学校把你开除吗?”刘和珍说:“事情总要有人带头,开除不开除也顾不上了。”
刘和珍飒爽英姿地走进校门,学生们一片哗然。许多女生纷纷效仿,剪发者不下百人。校方再次贴出布告,勒令其退学。谁知一纸公文激起剪发女生的愤怒,她们纷纷签名,要求退学。
1919年,北京爆发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以刘和珍为首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闻声而动,联合南昌各校致电北京学生界,表示“誓为诸君后盾”。同学们给刘和珍起了一个绰号,叫“火车头”。是的,她像一个奔跑的火车头,始终呼啸在时代前沿。
1921年冬,刘和珍发起并创办“觉社”,这是五四运动后江西最早成立的女子进步社团。同时创办了《时代之花》,旨在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新风尚。革命家袁玉冰说:“这种周刊不单是女界的‘明星’,就是江西出版物中,也算是很不容易看到的。”
这一年,刘和珍与进步青年方其道自由恋爱并订婚。方其道是江西定南人,比刘和珍大11岁。他俩约定,一俟学成就完婚,婚后一道革命。

Snipaste_2024-12-31_09-54-21.png
刘和珍和方其道合影。


1923年秋,刘和珍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走上了更大的人生舞台。
刘和珍愈发勤学,尤喜文学,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和报刊。每逢周日,她总要邀上好友,去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她爱读鲁迅的文章,爱看《莽原》杂志。她乐于助人,遇着同学生病,总是细心照料。
入校不到一年,刘和珍就当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她与许广平、杨德群等同学一起总是冲在最前列,成为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拒绝学生要求辞退不称职教师的申请,并声称要处理刘和珍等人,引发学生强烈不满。1925年5月7日,女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想主持大会,遭学生拒绝后,悬牌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六人,限其即日离校。
刘和珍愤慨地说:“开除我不要紧,可是杨荫榆不走,学校就不能改进。”教育司司长刘百昭想派军警押送刘和珍回南昌,刘和珍则说:“这事倒极有趣,押我回去,我又来,其将奈我何?”
同年8月,北京教育局颁布命令,停办女师大。刘百昭出动军警和打手400余人,三次闯入女师大,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带领学生拼死抵抗,且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教育部被迫同意复校。
1926年1月,新校长到任,鲁迅代表校务维持会表示欢迎。至此,一场中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驱杨”运动宣结束。作为这场运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刘和珍却虑及母校的前途,不由得黯然泣下。
同年3月,日本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派军舰驶入大沽口挑衅,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北京各界无比愤怒。18日上午8时,系主任林语堂接到刘和珍的电话,她以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求准许停课一天。其时,刘和珍顾不得正在生病,将标语和小旗分发下去,发表高亢激扬的演讲,然后吹响了出发的口哨。
正午12时,北京数千学生和群众在天安门前集会,反对《八国通牒》,会后游行示威。刘和珍担任女师大指挥。当请愿队伍来到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前,要求段祺瑞等人出来见面时,不料遭到守候在此的卫队开枪扫射,当场伤300多人、死47人。走在前面的刘和珍身中数弹,不幸牺牲。
著名作家朱自清也在队列中,一阵枪响过后,他感到鲜血溅到手背和衣衫。他曾追记:“全场噼啪的枪声外,是一片大静默,绝无一些人声。”
事发当天,方其道也在北京,曾劝患病的刘和珍别去。在执政府前,他俩曾远远地照过一面,晚上,方其道见到的却是未婚妻的遗体。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举世震惊。《泰晤士报》称这次事件是“兽性”的“惊人惨案”。中国知识界纷纷痛斥其为“倒行逆施”的“暴行”,蒋梦麟、傅斯年、朱自清、闻一多、邵飘萍等著名学人纷纷挥笔声讨。梁启超于病榻上不忘口诛笔伐。刘半农和赵元任以此为题材词曲联袂,传唱京城……
鲁迅愤然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鲁迅沉痛地追忆了与刘和珍的交往。事先他也知悉刘和珍不屈服于势力,竟敢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照说该是个“有些桀骜锋利”的学生,没想到这位常来听自己讲课的学生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可是她竟惨遭屠戮。他相信血不会白流,“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就在刘和珍被害的第三日,著名作家林语堂写下《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他说:“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算是第一次”,“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
知识界众多的檄文发表后,段祺瑞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只好明令抚恤死者,医治伤者。4月9日,段祺瑞被冯玉祥、鹿钟麟等驱逐下台。几个月后,国民革命军在广州挥师北伐,方其道任北伐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后来,方其道将刘和珍母亲和弟弟刘和理接到身边照料,供刘和理读书,直至其从武汉大学毕业。方其道临终前,将他与刘和珍的合影交给刘和理保管。刘和理后执教于江西师范学院化学系,去世前又将照片交给方其道的女儿方梅。这张珍贵照片,一直保存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紫影基地

GMT+8, 2025-1-12 09:00 , Processed in 0.11451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