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7|回复: 0

企业理论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2564

主题

2721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9885
发表于 2021-12-6 16: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识点】企业的起源与演进
  1.古典企业制度时期
  ①业主制企业
  ②合伙制企业
  2.现代企业制度时期
  ①公司制企业

  【知识点】业主制企业(the single proprietorship)
  三大特点:
  ①内部组织形式简单、易于管理,外部环境影响小;
  ②企业的资产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均归业主,便于发挥其能动性、生产力和创造力;
  ③自负盈亏,
无限责任,个人资产与企业资产的界限不存在绝对的界限。
  三大缺点:
  ①规模小、筹资难(做大做强不易);
  ②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高度统一于业主,使得企业存续期受制于业主的生命期;
  ③无限责任带来的风险较大(不敢创新)。
  
  【知识点】合伙制企业(the partnership)
  三大优点:
  ①扩大资金来源;
  ②产权结构完整统一,有利于发挥合伙人的资源优势,促进技术、土地、资金等资源共享;
  ③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分散了经营压力。
  三大缺点:
  ①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
无限责任,风险较大;
  ②缺乏有效制约机制,监督履责难,“搭便车”;
  ③退伙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寿命。
  
  【知识点】公司制企业(the corporation)
  三大特点:
  ①
有限责任
  ②股东的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控制权分离(财智联姻;但小心“用智去谋财”);
  ③公司的永续生命。
  
  【知识点】有限责任
  两层含义:
  ①公司以其
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②破产清算时,股东仅以
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意义:
  ●降低风险激励投资;促进资本流动;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
  ●但对法律监管、市场秩序、社会稳定、公平交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知识点】企业理论概述
  公司治理
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企业利益相关方权、责、利的配置问题。
  公司治理的基础是明确企业的边界。
  科斯(Coase,1937)的《企业的性质》提出交易成本理论。
  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以有效节约交易费用。
  
  
  【知识点】古典企业理论
  亚当斯密(1776)的《国富论》认为企业是一种可实现劳动的有效分工与合作的组织形式。
  古典经济学主要
从技术角度出发,立足于劳动的分工与合作阐述企业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古典经济学家没有解决的问题:
  ●劳动分工后具体的合作机制。
  ●这种合作为什么能创造财富。
  ●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亚当·斯密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1768年开始着手《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3年,《国富论》已基本完成,花三年时间润色此书,1776年3月出版。
  “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
  
  【知识点】新古典企业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一个
生产函数,在技术和资源既定条件下,通过生产将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转换为产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
  企业的
厂商理论:企业只是生产函数、成本效益函数的客观载体。
  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
  ●企业内部运作是“黑箱”;
  ●忽视企业内部运作的异质性、成本市场需求的差异和市场结构的变化等。
  
  【知识点】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Coase,1937)的《企业的性质》提出交易成本理论:
  ●
企业产生是因为市场交易成本的存在
  ●市场和企业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交易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规模。
  ●科斯对企业性质和交易成本理论打开了“黑箱”。
  ●企业的本质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以有效节约交易费用。
  罗纳德·哈里·科斯简介:
  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 Coase,1910-2013)——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两篇代表作《企业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之中,科斯首次创造性地通过提出“交易费用”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以及企业扩展的边界问题。
  
  【知识点】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
  ①忽视企业所具有的生产属性,是市场不具备的;
  ②契约的数量减少并不能代表企业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机制;
  ③包括市场契约和企业契约在内的任何契约都是不完全的。
  但科斯的观点为
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和“有限的交易次数”是决定交易费用的实质性因素。
  
  【知识点】不完全契约理论
  格罗斯曼、哈特和莫尔范式(GHM范式)将企业看成是可控制的
物质资产集合,认为企业本身是一个合约关系。
  ●GHM范式认为,物质资产的所有者也间接拥有了对人力资产的控制权。
  ●企业的边界由实现各方总投资最大化的产权结构决定。
  ●
忽视了企业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所具有的专用性
  【企业理论小结】
  
公司治理的研究思路,基本遵循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到不完全契约理论。
  当前,公司治理研究集中关注于企业契约本质特征、有限理论和机会主义导致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知识点】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
  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由此产生了治理问题:
  
1.股权结构的分散化
  股权结构变迁:少数人-社会公众-机构投资者
  优点:明确清晰的产权为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奠定了制度基础
  缺点:股东集体行动的困难;对经营者监督弱化;被机会主义行为损害掠夺的风险
  
2.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由所有者控制转变为经营者控制
  
  【知识点】狭义公司治理概念
  ●是
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以制度安排来配置权力和责任
  借助“三会一层”来实现内部治理
  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知识点】广义公司治理概念
  ●不仅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
还涉及利益相关者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最终维护各方面的利益。
  ●
目标是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
  不能局限于权力制衡,要着眼和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化与公正性
  不仅需要建立完备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知识点】如何理解公司治理概念?
  
1.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
  ●治理结构侧重内部治理,包括三会一层及员工间权责利相互监督制衡的制度体系
  ●治理机制指各项市场机制对公司多维度的监督与约束:
  限制经理人道德风险、并购和接管市场、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等
  治理机制有三类:权益机制、市场机制和管理机制
  
2.从权力制衡到科学决策
  ●由于信息不对称、合约不完备及代理成本的存在,在利益不一致的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解决方式:信号显示机制、契约的完善、委托人的监督、对经理人的激励
  ●权力制衡是方法,科学决策是核心
  
3.公司治理能力
  ●实践上,拥有相同或类似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企业,绩效存在差异。
  ●公司治理能力是难以学习和替代的
  ●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包括:
  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能力及治理环境等。
  
  【知识点】公司治理的三种理论
  1932年,Berle和Means出版《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拉开公司治理理论的序幕。
  
1.委托代理理论
  2.资源依赖理论
  3.利益相关者理论

  【知识点】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是制度经济学中
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该理论认为,公司治理是伴随
委托代理问题出现而产生的。
  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产生
专业分工
  两权分离导致出现
委托代理关系,两者之间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代理成本,从而出现委托代理问题。

  【知识点】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三个原因
  ①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
利益存在不一致
  ●两权分离的后果、剩余索取权的归属
  ②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
信息不对称
  ●经理人投机行为和利己行为(道德风险)
  ③
代理成本的存在。
  ●公司价值低于完全所有者的价值
  ●包括:
监督支出、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
  
  【知识点】两类信息不对称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事前信息不对称
  ●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以信号显示机制措施解决
  a.学历信息显示
  b.财富信号显示
  c.经历信号显示
  
②事后信息不对称
  ●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解决措施
  a.契约的完善
  b.委托人的监督
  c.对经理人的激励

  【知识点】对委托代理理论的评价
  ●是研究公司治理委托代理问题的
主要分析框架
  适用股权分散的欧美上市公司
  解决的主要是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冲突
  ●
股权分散程度决定了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股东和经营者的利益冲突
  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知识点】资源依赖理论
  ●观点:组织对环境及资源的依赖状况,决定了组织内权力分配状况。
  相比委托代理理论而言,该理论可
更好地解释董事会的功能
  董事会的规模和构成影响其为公司提供核心资源的能力
  董事会为获取资源发挥作用主要包括:
  带来忠告和建议;
  获得内外信息通道;
  取得资源的优先条件;
  提升企业合法性。
  
  【知识点】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
  ●弗里曼(1984)《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首次提出。
  ●经营管理者为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管理活动。
  ●公司发展离不开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
  ●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但公司不得不根据依赖程度,优先考虑某类利益相关者。
  
  【知识点】利益相关者理论-要点
  ①所有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公司治理以所有权为起点是“错误的,是高水平的误导”
  ②并不是只有股东承担剩余风险
  ③对企业发展贡献而言,重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是必要的;股东也可能“用脚投票”
  ④从产权角度看,法人财产是相对独立的
  
  【知识点】影响公司治理重要性的主要因素
  ①公司
高管的高薪酬引起的不满
  ②
机构投资者的监管意识在不断提高
  ③更多的利
益相关者介入到公司治理中
  ④公司市场化使得“
内部人控制”现象更明显
  ⑤
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冲突加剧
  
  【知识点】公司治理重要性
  ●促进股权结构合理化
  ●加强内部控制、降低代理成本、增加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业绩、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是针对公司制度的治理
  但企业制度是不断演进的
  ●公司治理最大的特点:动态性
  企业特点、国别差异、制度环境、资源稀缺性、竞争全球化等。
  【知识点】三大公司治理问题
  
1.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经理人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2.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
  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问题
  
3.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问题
  
  【知识点】经理人对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目标利益的不一致+信息不对称,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
  过高的在职消费、盲目过度投资、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资产转移、大量拖欠债务等。
  ●提出的背景:
  日本的青木昌彦研究苏联和东欧转轨经济

  【知识点】“内部人控制”的成因
  ●是两权分离下,
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有者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代理人的目标更为多元化
  ●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为内部人控制提供了条件
  “三会一层”的形式化

  【知识点】治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基本对策
  首先,
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加大监督力度
  其次,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形成
内部权力制衡体系
  最后,完善和加强公司
外部监督体系
  
  【知识点】终极股东对中小股东“隧道挖掘”问题
  ●当有大股东存在时,代理问题将表现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
  关联交易、债务担保、直接利益侵占、“高派现”等。
  解决措施:
  一是法律法规上明确对小股东保护条款
  二是从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层次上增加保护条款
  
  【知识点】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传统股东价值理论,过度关注投资者利益
  ●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型投资,分散了经营风险,应当拥有剩余控制权
  ●所有Stakeholder参与公司治理会产生权责不清问题
  
“泛利益相关者治理”的困境
  可根据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来安排公司治理
  但重要性是变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紫影基地

GMT+8, 2025-1-27 10:25 , Processed in 0.0974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