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不反满清
1864年,湘军攻入南京,洪秀全自杀,天平天国亡。
曾国藩立下不世之功,有人或明或暗地来劝,文正公兵势锐不可挡,要不您就反了,替汉家夺回江山。就算不北伐,至少可以满汉二帝,划江而治。
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焘等人也是各种试探,“王侯无种,帝王有真”,“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对于这些出格的建议,曾国潘并未听从,反而裁了一部分军队,兵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朝廷放心,亦能自保。
曾国藩和心腹幕僚赵烈文有过一段对话,记载于《能静居日记》。
曾国藩问如何看待清王朝的运势,赵烈文回答:
“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局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赵烈文意思是,天下统一已久,势必会走向分裂,但皇上素来有威望,中央政府还能正常运转,所以现在不会出现分裂。以后的趋势,应该是中央政府先倒掉,然后地方割据,各自为政,这种情形估计五十年后就会发生。
这段对话发生在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赵烈文做了一番神预测。
曾国藩没反,主要是听进去“主威素重”这个关键词。
皇帝深得百官拥护,中央政府对于地方依旧保持绝对控制,逆势而行,必然身败名裂。
再做进一步分析,曾国藩至少在法理、道义以及操作细节上,均不占优势,成功的可能性极低。
古代帝王更替,法理必须正义。
开国君王白手起家,一路劈荆斩棘,趟过鲜血和尸体,用武力荡平所有的竞争对手,最后走上权力的巅峰,建立一个帝国和朝代。这种做法,在政治上被推崇为“得国最正”。
得国很正的那些君王,刘邦、刘秀、朱元璋,在起事之初,就有一帮小伙伴跟着他们,一路拼杀,浴血淬火,最终一起赢取天下。
这些小伙伴真心真意对待主公,和他利益相同,安全可靠,绝不背叛,是君王的基本盘。
另一个案例,公元前180年,西汉朝廷刚刚经历吕后之乱,陈平和周勃迎代王刘桓为帝,即汉文帝。
刘桓自代郡入长安,百官郊迎。陈平捧起天子玉玺凭印,皇帝只看了一眼,没有接受。等到第二天,文帝祭告天地后,从太庙接过玉玺,才算登上大位。
区别在哪里?
从臣子手上接玉玺,皇位便是宰相给的,那下次他们也能给别人。从太庙接玉玺,皇位就是祖宗给的,君权天授。
开国君王靠的是荡平乱世,继任君王靠的是血统延续,其时的曾国藩这二者都不沾,大义有亏。
从道义上来说,统治者慈禧并无过错。
客观来说,慈禧的才干不输给武则天和吕太后,也强于历史上大多数男性皇帝。
短短几年内,平复国内叛乱,开启洋务运动,降低赋税,笼络人才,国家渐渐恢复稳定,史称同治中兴。
慈禧与其他寡恩刻薄的君王不同,她骨子里留着女人本色,极重情谊。
不管是对于曾文正公,还是后来李文忠公,慈禧从没亏待他们。
君王无道,臣子以清君侧名义起事,好比安禄山打入长安,历史上有的。
但慈禧以国士相待,曾国藩在道义上完全没有借口。
即使曾国藩铁了心要造反,在操作细节上,难度也极大。
湘军的确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具备战胜其他军队的实力。可战争不仅仅靠武力,还有时机、地理、后勤、外交等其他因素。
曾国藩麾下有二十余万部众,但真正死心塌地听他的嫡系,大约只有曾国荃的五万人。
曾国荃第一个攻入南京,天平天国经营十数年的都城,美轮美奂,这五万人抢得盆满钵满,这时叫他们造反,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时机不当,士气一定是没有的。
况且,曾国藩不在中枢,要起事就得从南京打到北京,地理上处于劣势。
历史上,从南往北攻,成功的只有一个半,明朝以及后世的蒋委员长。
主要是因为北方多平原,骑兵优势大,南方天然少马,步兵对骑兵胜算极小。而且,僧格林沁屯兵皖、鄂咽喉,虎视南京,早有防备。先前,正是僧格林沁全歼了天平天国的北伐军。
曾国藩没有冲动,反倒是主动裁军,了去中央的猜忌,君王开心,臣子也得善终。
东南则始终掌握在湘军、淮军手中,给地方做大留下伏笔。
时光推进到1900年前后,晚清中枢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应对乏力。令法松弛,地方政府逐渐拥有了财政、军事、人事等权力,开始实际上的自治。
老佛爷向十一国宣战时,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一众地方大员,却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不听中央号令,史称东南互保。
自此,中央彻底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
辛亥革命枪声一响,十八省借机纷纷宣布独立,清廷瞬间倾倒,时也势也。
几千年的帝制就此消逝,中国从晚清进入了民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