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音轨就是集成了多个声道(也有极个别一或两个声道的音轨),组成的环绕声系统,来营造现场感音效的音频技术。最早的环绕声音轨当属DVD时代的流行的Dolby Digital 5.1(杜比数字5.1,也称AC3或DD 5.1)和DTS 5.1,受限于DVD的容量,留给音轨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这两种音轨也就成了压缩损失最严重且最多只有六声道(5.1)的有损音轨。这两种有损音轨只能用光纤和同轴这两种数字接口输出源码给支持数字解码的AV功放。
时间来到HD-DVD和蓝光争夺霸主的时代,由于这两种碟片的容量增加,除了画质水平提升以外,也给了更高级的音轨机会,彼时便产生了Dolby Digital Plus(杜比数字+,也称EAC3或DD)和DTS-HD High resolution(简称DTS-HD HR)。两者均可实现7.1声道环绕音效,最高码率也可为6Mbps。随着HD-DVD的消亡,DD+基本上在蓝光影碟中看不到,只存在于杜比自己做的演示碟中。而DTS HD HR也不太多,因为相对DTS HD MA(下面将会讲到)节省的带宽和空间似乎还没多少诱惑力,发行商似乎更不愿意因为使用有损压缩音轨而失去顾客。这两种有损压缩音轨也带有AC3或者DTS核心数据,同样具备向下兼容性。以上这两种新音频规格都需要HDMI 1.3及以上接口才可以进行源码bitstream(源码)传输,光纤同和同轴传输时,自动降为核心数据AC3或DTS,原因是光纤向轴没有发行新的技术版本,老的版本不再支持新的音轨。
进入蓝光时代便迈进了以DTS-HD Master Audio(DTS-HD MA)为主流的次世代音轨时代。什么时次世代音轨呢?简单的说,是以下5种规格,LPCM(无损压缩)、Dolby Digital Plus(有损压缩)、Dolby TrueHD(无损压缩)、DTS-HD High resolution(有损压缩)、DTS-HD Master Audio(无损压缩)。普通音轨和次世代音轨相比就像256kbps码率的mp3和CD压缩的无损flac、ape相比一样,音质差距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