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影基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2|回复: 0

10397 《中文专业论文写作导论》 课后题汇总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2006

主题

2121

帖子

2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11131
发表于 2023-6-24 0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绪论

一、概述论文的含义及特点 P1-P5

含义:

论文指学术论文,亦即对科学领域中的某一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以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又称科学论文,简称论文。

由于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学术论文可分为社会科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两大类。

特点:

1) 学术性:学术论文具有突出的学术性,他只能把学术问题当作自己的论题,把学术成果当作自己的描述对象,把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

2) 独创性:学术论文不仅要进行专门化的学术研究,而且要报告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必须创造性地解决某一学术问题,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3) 科学性:学术论文要有独创性,但它的独创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阶段发展。科学性包括结论科学、思想方法科学、论述科学。

4) 理论性:必须探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写学术论文必须运用理论思维,通过抽象、概括、说理、辨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评价事实,并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5) 思想性:文科论文还具有思想性,这是文科论文研究内容所决定的,文科学术论文研究的是社会及社会现象,学术论文的思想性说到底就是为人类、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进步阶层服务的属性,它虽然不能取代学术研究,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学术研究为社会服务这个宗旨。

二、简述论文写作的过程 P3-4

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与行文阶段。

研究阶段:提出选题、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成果。

行文阶段:提炼主旨、谋篇布局、执笔行文、修改润色。

三、简述“述评类”“评论类”“论述类”“说明类”论文的基本特点 P6-33

述评类:述评类论文常被简称为“述评”,在表现形态上它有述有评,述评结合,述评并重,是一种侧重于评价、介绍某一时段内某一领域,某一课题研究进展、状况、问题、发展趋势,或评价某一学者学术思想、学术成果的文章。

他既要客观公正地介绍、引述别人的研究成果,又要站在本学科的前沿和高度来评价别人的研究成果。

写学术论文,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报告研究成果

论述类:论述类论文有论有述,述论结合而侧重于论,它是作者就某一理论问题正面论证自己理论见解的文章。

评论类:评论类论文简称为“评论”,是中文专业学生写的比较多的一种论文,评论可采用不同形式如书信体,谈话体,随笔体等。讲论文写作,通常讲的是论述体评论,因为论述体评论是最常见也是最严谨的文学评论体式。

写评论要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但又不同于文学理论的研究,他研究评论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或文学思潮。

说明类:说明类论文有论有述,述论结合,其述的成分比较重,它的述更多的表现为说明。他重在资料的收集、挖掘、整理、鉴别、描述、交代,凡是以实验、调查、观测、考证、训诂、校勘等为主要研究手段的论文,如方言调查、古籍钩沉,辑佚、年谱、评传等多为此类。说明类:论文说明的成分比较重,“论”只是在资料陈述的基础上顺势而出,它侧重资料的交代、梳理、鉴别,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资料上。

四、简述论文写作的专业基础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情况。P37-P46

只有较好地完成了“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训练,才称得上具备了论文写作的专业基础。

专业知识:“语言”与“文学”两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外文学史。

专业理论:语言学概论、文学原理、哲学。(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

五、谈谈你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P54-56

学理规范、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引注规范

学理规范指论文的学术性和创造性。两条最基本的规范:一是研究的一定是学术问题;二是必须在已有的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

形式规范:格式规范、表达规范、印制规范

所有研究都应依据已有文献对相同或相关方面研究成果作出概括性说明。

1. 对已有文献任何形式的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

2. 原则上不做间接引用。

3. 引用必须恰当。

4. 引用必须尊重作者意愿,不可断章取义。

5. 原则上使用原始文献。

6. 原则上使用最新版本。

7. 标注应完整、准确地显示被引作品的相关信息。

8. 应体现学术独立和学者尊严。

第一章 论文的选题

一、试述选题的基本含义 P64

简单的说选题就是在思想上选择你要研究的对象、问题。

从表现形态上看,论文的选题常常以标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选题与标题还是有区别的,标题是论文写成定稿以后所取的名称,选题则是自己主观上所确定的研究的对象和目标。

从本质上看选题也就是选准所要研究的某一个问题,所以说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选题。

首先要确定自己研究的领域;

其次是确定自己研究的对象;

其三是确立研究的突破口;

其四是初步确定自己的思路;

第五是要通过选题论证,能够使自己的选题确立。

这才真正称得上选好了题。

二、试述确立研究方向的原则 P74

1) 从兴趣和擅长入手:

l 注意知识构成方面的特点。

l 注意自己的能力特点。

l 考虑自己平时的积累。

2) 从需要入手:

l 一是自己本职工作的需要。

l 一是现实生活的需要。

三、试述确立研究对象的方法 P76

1) 从疑问处入手。

2) 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观察传统命题。

3) 从学术“热点”入手。

4) 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

四、试述确立研究对象的原则 P97

1) 价值性原则:就是判断选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值不值得进一步研究。

2) 可行性原则:主要是看自己能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 可持续性原则:着眼于今后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选题,看是否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

五、简述研究角度的含义 P99

我们研究、探讨客观事物的视点、视角。

1) 研究视角通常可分为物理视角和心理视角。

2) 物理意义上的视角,直观的在物理时空中呈现出来。

3) 心理视角主要是一种意识行为,它并不直接呈现于外部的物质世界,而是研究者的一种心理操作。

4) 选择研究的角度实际上也就是选择研究的突破口。

六、简述选择角度的方法 P100

1) 在“填补”与“补充”之间选择。一般将课题分为“填补空白的课题”“补充前说的课题”。

2) 在“宏观”和“微观”之间选择。

3) 引入比较对象

4) 运用独特视角

七、怎样理解“大”“小”的选题 P121

1) 根据选题的外延,人们通常将选题分为“大题”和“小题”。

2) 大的课题属宏观方面的问题,它涉及的面广,研究的头绪多,要解决它,需要时间和充分的准备。

3) 写论文要靠点的突破,深度的开掘,研究的题目大,涉及的范围广,容易泛泛而谈,有经验的学者一般都强调写小题目。

4) 所谓小题目,就是研究时,不面面俱到、全面铺开,只是研究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或问题的某个方面。

5) 通过“小题目写大文章”一般应把研究对象置于广阔的背景上,通过纵向的联系和横向的对比,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八、怎样理解“填补空白”和“补充前说”的课题?P101

1) “填补空白的课题”是指应该研究而前人没有研究的课题。

2) “补充前说的课题”是指那些前人已经作过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的课题。

3) 如果发现这个问题应该研究而前人没有研究,这就是“填补空白的课题”,如果发现这个问题很有意义而前人研究得不够,前人对这个问题并没有阐释清楚,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是错的,我在某方面可以谈出一些新的看法,这就是“补充前说的课题”。

九、怎样确立自己的研究思路?P129

考虑研究思路,应加强自己的辐射思维,把思路打开。辐射思维不是单向度的线性思维,而是多向度的立体思维,它把思路指向事物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的思维领域。如果真正把思路打开了,就会有效展开自己的研究思路。

十、如何作“学术价值”的论证?P130

一是要看选题在本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所谓有学术价值的选题,首先必须是学术性的问题,具有发展学术的价值,其次就是要看它在本学科中的地位。

二是看选题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三是要估计自己对这一选题能提出多少创造性的见解,要看研究者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多少创造性的见解,是否提供了新的发现。

十一、如何作“可行性论证”?P131

1) 个人的研究能力、学识水平;

2) 课题的大小难易程度;

3) 必要的资料来源;

4) 比较充裕的时间。

十二、学会写一份开题报告 P134

1) 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成果与动态;

3) 简述自己预期的突破创新;

4) 研究思路和论文主要内容;

5) 研究方法;

6) 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7) 主要参考资料。

第二章 论文的研究过程

一、简述查找资料的范围 P140

1) 研究课题所需要的原始资料。

2) 有关课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包括出版过哪些专著,发表过哪些论文等,只有检查出来,才能站在前人或他人的肩膀上起步,促使我们做进一步的深入的思考。

3) 有关课题研究基本理论的文献。

4) 与课题有关的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

二、何谓“目录”、“索引”、“文摘” P152

传统手工检索,主要是以“目录”“索引”“文摘”等为工具。

目录:又称书目,它是标志图书或其他出版物外表特征的系统化检索工具。

索引:索引是一种揭示文献外表特征或内部特征的检索工具,它通常以单篇文章为著录单元,又称引得或通检。查到与课题相关的论文,通常是查索引。

文摘:是文献内容的摘要,它将大量分散的文献资料加以搜集、整理、分类、摘录,以反映文献的主要内容或外表特征。

三、简述百科全书、年鉴、手册、类书、政书、表谱、图录基本特点 P158

1) 百科全书规模巨大,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是一切知识门类的概述性著作。

2) 年鉴是一种独立的特殊类型的工具书,是一种知识密集、信息密集、人才密集型的权威性、资料性工具书。

3) 手册起源于古代的“随身宝”“万事不求人”“牛马经”等,近现代手册发展迅速,类型比较复杂,有书目、字典、词典、年鉴、指南、便览和统计方面各种性质的的手册。

4) 类书是按类别或韵部汇集古书中的史实典故、名物制度、丽词骈句、诗赋文章的资料性工具书。

5) 政书取材以史书为主,记载的是典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变迁。

6) 表谱是汇集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有关材料,采用表格形式进行编排的一种工具书。主要包括历表、纪年表、史事年表、专门性的表谱。

7) 图录是汇集某一方面事物,用图像绘录加以分类编排的工具书,涉及人物图、文物图、历史图、地图等。

四、简述查找文献资料的步骤 P162

1) 明确检索的范围。

2) 选择检索工具。

3) 确定检索的途径

4) 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

五、 简述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P163

1) 常用法:顺查法、倒查法。

2) 追溯法:著作者在著作中的注释和著作后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进行跟踪检索;在获得新的文献后,再依据此法继续追溯。

3) 综合法:是追溯法和常用法的综合运用。

六、简述资料收集的要求 164

1) 围绕选题,全面客观地占有资料。

2) 围绕选题抓重点。

3) 在抓住主要资料的同时,尽可能拓展自己搜集的范围。

4) 注意材料的真实性。

七、怎样才算客观、全面占有资料?P164

1) “全面”就是围绕选题,将选题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材料搜集到。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观念,不能漏掉某一方面的内容。

2) 搜集资料全面,还包含客观公正的含义,搜集材料不能预定框框,符合自己观点的材料就要,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就舍。不能只注意事物积极的好的方面,而忽略其消极的不好的方向。不能只注意事物的主导方面,而忽略其一些次要的方面,也不能只强调事物的次要方面而忽略其主导方面。

3) 搜集资料必须尊重客观实际,不能不顾客观事实随意剪裁取舍。

八、 怎样围绕选题抓重点 P164

1) 我们研究的具体对象是最核心的材料。

2) 把最直接的材料读懂、读透。

3) 搜集专题资料,应先找专题资料汇编。

4) 我们强调认真研讨原著等第一手资料。

九、怎样拓展搜集资料的范围 P165

1) 除了要注意已有研究资料的不足,从中发现问题、发现线索,去搜集第一手原始资料。

2) 还可以适当扩大阅读面,从中发现一些新材料,如学会查找方志、谱牒、笔记、日记、通信。

十、怎样确保材料的真实性?P167

1) 搜集资料,得注意文献资料本身的价值,看它提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可靠。对于第二手、第三手资料,要用也要查对原文。

2) 古代文献资料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写成的,或多或少都带有他们那个时代的局限,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就须加以辨析,谨慎使用。

3) 还要注意版本的问题,古籍版本很复杂,版本越老越具学术价值。我们要选用善本和以善本为底本的影印本、重刻重印本。

4) 研读古籍,还有一个真伪的问题。

十一、熟悉常用工具书 P158

一类是用于文献检索的工具书,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目录、索引、文摘;

另一类是提供各种知识供人们在学习、研究中作参考用的,其中主要包括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年表、历表、图录等。

第三章 论文的研究过程

一、简述研究的基础原则 P169

1) 严谨求实:科学研究必须实事求是,他应该服从科学研究的宗旨,把一切结论建立在坚实的资料上,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同一律、排中率、矛盾率,保证思维的严谨周密。

2) 追求本质:科学研究必须追求事物的本质,它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分析关照客观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3) 思想增值: 思想增值所强调的,也就是前面一再强调的创造性原则。

二、简述研究的基本思路 p170

抓住重点精心研读原作,通过背景材料深入理解原作,分析各家之说以资借鉴,运用先进的理论重新观照,选择好突破口重点深入,运用创造性思维分析研究,然后在研究中积极提炼创造性见解,这是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

三、简述应怎样研读材料 P170

1) 是要注意不同的专业及其具体学科的特点。

2) 是要善于创造性的思考问题。

3) 是要分清主次。

四、简述文学作品研究的共同项和不同项 P171

文学研究的共同项:

1) 研究各体文学,对其主旨、题材、结构、语言、创作方法、形象刻画、风格等都应达到相当的程度。

2) 对各类作品的研究都涉及美学的和社会学的批评。美学的、历史的批评是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3) 研究文学作品需要敏锐的审美感受和透彻的理性思维,必须将艺术感受与理性思维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深刻把握作品的目的。

文学研究的不同项

1) 研究小说,要着重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及叙事话语。

2) 研究散文,要着重分析散文的立意、构思、意境等。

3) 研究诗歌,要注意诗歌的情感、意象、意境、风格等。

4) 戏剧文学的研究,要注意分析戏剧冲突、台词等。

五、简述文学作品研读的思维特点 P176

1) 把握对象的双重方式。

2) 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

3) 当代意识与历史意识的相互渗透。

六、 简述阅读文献资料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P179

要求:

1) 所有研究,都应完备地检索相关文献资料。

2) 了解选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必须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最有效的方法是查文献目录、索引、文摘。

3) 掌握最新研究动向,要看最新的专业期刊。

4) 了解选题研究历史和现状,可先找述评一类的文章来研读。

注意事项:

1) 不可盲从,不能仅仅依靠一些述评,对一些有代表性的专著、论文,必须找来自己研读,才能真正发现问题。

2) 切忌不分主次,流水账似的罗列各种学术观点。

3) 不能断章取义,曲解别人的观点。

4) 写论文不能无视他人的学术成果,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七、 简述资料记录的内容、方式、要求 P179

记录的内容:

1) 确凿、典型、新颖的论据性材料,要认真摘录或摘要,以备阐述或论证观点时使用或参考。

2) 各家的论争性观点或作者与他人有争议的内容,应摘录。

3) 他人富有启发性的论点、见解、看法、意见,应完整、准确地摘录下来,以便自己酝酿观点时参考。

4) 阅读过程中引发的心得、感受、思想火花,应记录。

5) 在查找资料时遇到与自己的专业有关,估计以后可能会用到,但暂时用不到的资料也应记录下来。

记录的方式

主要有摘录、索引、提纲、摘要、批注、札记、感言等。

记录的要求:

1) 把材料的出处和内容记准

2) 材料的出处,必须详细标示,以便日后查找和使用。

3) 资料的内容如果是原摘,要一字不差,若是自己概括,要符合原意,不能断章取义。

八、简述材料整理的基本内容 P181

1) 进一步核对事实:互证法、内证法、外证法。

2) 补充缺欠材料

3) 材料分类:阶段法、方面法、内质法、观点统领法、项目分类法

4) 概括:作者用比较扼要的语言,将事物的基本情况、基本过程概要地叙述出来。

5) 统计:它是对材料的数据性说明。

九、 简述整理资料过程中,分类要求和常用方法

分类要求:

1) 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 在一次分类中,必须坚持同一个标准,不得同时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

3) 应按层次分类,不能越级划分。

4) 分类后的各事物,界限应清楚,不能交叉、混同。

常用方法:阶段法、方面法、内质法、观点统领法、项目分类法。

十、 简述宏观观照与具体分析的含义。P189

1) 任何“小”的角度,都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宏观观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宏观的观照,我们就根本无法选择那些有利于突破的“小”角度。任何一个“小”的角度只有纳于宏观观照的范围中才会有意义。

2) 仅仅有宏观观照又是不够的,缺乏具体的微观剖析,思维就无法深入。

3) 研究离不开宏观观照,但不能停留在空泛、笼统的水平,还要把问题放在一定、具体的条件之下进行思考,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十一、简述“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和特征 P193

从人的认识过程来看,我们要全面深刻的认识某一事物,通常要经过感性认识,知性认识、理性认识三个阶段。

1) 所谓感性认识,就是通过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造成表象记忆。

2) 所谓知性认识,就是从感性认识的整体表象中分解出对象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特征,进行单个的、孤立的考察。

3) 所谓理性认识,也就是对研究对象做有机整体的把握,它从感性的具体到知性的抽象分解,再到理性的具体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对立统一或多样统一的认识,究其实质,也就是辩证认识及其思维方法。

感性认识限于感觉、知觉、表象这三个环节。

知性认识限于对事物各个方面作局部的抽象,相当于单纯的分析或分解。

所谓抽象的普通性,就是将具体对象分解成为互不相关的抽象成分,从而使多样统一成为单一的概念。

十二、为什么说理论思维所运用的一切基本方法都是相互结合的? P194

因为理论思维要研究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必须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而理性认识及其思维方法是整体的显现,所以理论思维所运用的一切基本方法都是相互结合的。

十三、简述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P194

1) 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2) 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

3) 在科研中,归纳与演绎其实是相互为用、相互提供前提的。归纳法所得出的结论,常常需要演绎法提供逻辑验证,而演绎的前提,却来自科学的归纳。所以说,只有将归纳与演绎统一起来,才谈得上完全意义的科学认识。

十四、简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P201

1) 所谓分析,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和各个要素,然后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和认识,从而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性质和作用。

2) 所谓综合,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将认识和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从而把握认识对象整体功能、结构和性质的一种思维方法。

3) 正确的综合是建立在对事物的周密分析之上的。在思维活动中,既离不开分析又离不开综合。因此,为了深刻把握事物,就必须对事物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

十五、简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P218

1) 历史的方法,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进程,具体地描述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及全部内容,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

2) 逻辑的方法,是以理论形态来概括、揭示事物发展历史的方法。

3) 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的。

4) 逻辑的方法不能脱离历史的方法,只有在充分研究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逻辑的方法才能奏效。历史的方法也离不开逻辑的方法,只有借助逻辑的方法,才能正确认识历史、反应历史。

十六、简述“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含义 P222

1)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是理论思维最高层次上的一种普遍方法,也是我们研究中广泛运用的一种普遍方法。

2) 从抽象到具体,也就是从“感性的具体”到“知性的抽象”再到“理性的具体”也就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3) 体现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

十七、简述创见的提炼方法 P226

我们最初接触事物,对事物的认识可能要涉及方方面面,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就要逐步排除一般性认识,强化自己独到的认识。

我们必须在比较中抓住重点,抓住特色,抓住突破环节,突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避免重复一些人所共知的常识。

十八、简述“创见论证”含义 P238

论点的论证,应由自己自觉地进行。可运用逻辑分析检查自己思维的每一个环节,也可用假设相反的观点进行驳难。

第四章 论文的执笔行文

一、简述论文的基本格式 P240

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等。

一个标准型基本框架,我们通常涉及的项目有:题名、署名、摘要和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

二、简述论文的论证方式 P251

例证法:又叫事例论证,是以典型事例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引证法:又叫事理论证,是以一般事理为论据进行推论,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类比法:就是将两种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现象或事理加以比较、类推,从已知的一种现象或正确的事理,证明另一种现象或事理正确的论证方法。

对比法: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属性对立或有差异的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来辨别是非,推导出论点的论证方法。

因果法:也叫因果互证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论证方法。

三、简述论文的论述方法 P260

1) 旁征博引。

2) 追根溯源。

3) 展开分析。

4) 抽象概括。

5) 理论阐发。

四、简述论文的语言要求 P264

1) 论文要操作专业语言进行论述。它要运用某些具有固定含义的专业性术语、名词、概念、理论等进行论述。

2) 论文语言要严谨、规范、简练、精确。

3) 讲究适当的文采。学术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的理论性文章,它所运用的语言属于科学语体,或称理智语体。

4) 论文的文采主要表现在词语、句式和修辞格三方面。

五、简述提纲拟制的重要性 P269

1) 拟制提纲是使作者思路固定的凭借。

2) 拟制提纲是使论文格局成形的过程。

3) 拟制提纲是论文写作的依据和修改的标准。

六、简述题纲拟制的基本内容

1) 明确论点、分论点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2) 精选材料。

3) 安排结构。

七、简述题名拟制的基本要求 P282

1) 具体明确,要求准确反映课题的内容、范围和深度,直接揭示论文的中心论点或论题,使读者对论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2) 简洁精炼,一般不超过20字,题目偏长,可以用副标题补充。

3) 质朴实在,题止要突出论文的学术含金量,用字须朴实自然,实事求是。

4) 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

八、简述摘要写作的基本要求 P284

自明性:不要论证,也无需借助任何说明及解释,即可了解其内容。

独立性:不分段、不加注释、不用图、表等,三人称,省略成泛指的无主句。

完整性:摘要的主要信息量应该与正文相同。

简洁性:300字以内。

准确性:语言通顺,结构严谨,标点符号准确。

客观性:不允许自我评价。

概而言之,也就是不要论证,不作注释、不作自我评价,不用第一人称,简明扼要。

九、如何标引关键词?P287

1) 首先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弄清该文主题和中心内容

2) 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然后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加以排列。

十、引论的写作要求 P287

1) 交代研究对象及范围,说明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2)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尽可不拘不格。

3) 说明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提出论文的预期目标,有时也可以概述本论部分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

十一、写正论部分的注意事项 P290

1) 段意要统一

2) 段旨要明确

3) 段落长度要适中

十二、结论的写作要求 P290

1) 论证的结果。结论部分要对引论中提出的中心论点经过本论充分分析、论证后加以归纳与强调,引出论证的结果。

2) 课题的展望。科研是没有止境的,仅凭现有的努力是不可能得出一个尽善尽美的结论的。

十三、标示“注释”“参考文献”的正确方法 P291

随文注、脚注、文末注。

写“注释”和“参考文献”应按有关规定完整地列出文献的序号、作者(译者)、文献题名、杂志名称、卷号、出版年月、起止页码。对于著作,还应标明出版社及出版年月。

十四、论文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P293

1) 认识的复杂性决定了修改的必要性

2) 行文特点本身决定了修改的必要性

3) 修改是提高论文质量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十五、简述论文修改的范围 P294

1. 修正论点

2. 增删材料

3. 调整结构

4. 锤炼语句

5. 订正注释

十七、简述校对的基本方法 P297

读校:也称“唱校”,即一人读原稿,其他人核对校样的校对方法。

对校:又“点校”,即由一人进行的先看原稿,再对照校样的校对方法。

本校:即脱离原稿通读校样,通过文中的内在矛盾发现错误。

他校:即以他书校本书。

理校法: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作出是非判断。

校红:也称“核红”或“复红”,即将最后一次的校样与经更正差错印出的清样相校对、复核的样对方法。

清校:也称“通校”,即脱离原稿和校样将清样通读一遍,以审查是否完全正确无误的校对方法。

十八、简述校对要注意的地方 P300

1. 内容、文字。

2. 格式。

3. 标点符号。

4. 错字。

5. 掉字和多字。

6. 错体字。

7. 名词和体例。

8. 空白和距离。

9. 论文附录部分,最容易出错。

10. 至少要二校、三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紫影基地

GMT+8, 2025-1-27 11:10 , Processed in 0.2919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