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逢好月,万里见明时
一年逢好月,万里见明时中秋节的由来
中,甲骨文字形是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为中间、中央。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四季,一季分孟仲季三个阶段。农历的八月,居于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居八月之中,故称八月十五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半。
秋,甲骨文字形上半部分是蟋蟀之状,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时间概念;下半部分是火的形状,意味着禾谷成熟。这一个字形包含的意思,就是秋季、谷物成熟。
中秋节的来源,与丰收有关。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生活与时令密切相关,土地的丰歉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冬耕春种,夏耘秋获”,时序到了秋天,就到了丰收的季节。气候凉爽,而物质丰富,尤其令人愉悦。此时,人们分配享用各种食物,全心全意地准备新粮、时令瓜果,进行各种祭祀,以示庆贺,也感谢恩赐,祈求来年好收成。
月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一个月牙的形状,本义就是指月亮。由此,根据月的阴晴圆缺变化,由朔到晦,就形成了一个周期,这就是一个月。朔是每个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晦,是每个月的最后一天。而每月十五为望,这一天是每个月中月亮最圆的一天。而八月十五的月亮较之其他几月更圆、更亮。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种圆满且光辉照人的月亮,自周秦之时便成为和太阳并列的祭祀对象。古时候的习惯,是春季二月十五祭祀太阳,秋季八月十五祭祀月亮,祭祀太阳在白天,祭祀月亮在晚上。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月亮,是一个寄寓了幻想和诗情画意的意象,是一个极具人文涵义的所在。中国人称呼月亮,有许多别致的“雅号”:月宫、蟾宫、婵娟、玉轮……这些“雅号”,是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也是对月亮的无限喜爱。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说故事,更是为月亮披上了一层迷人的外衣,给中秋佳节增添了无穷的韵味。而由这中秋之月的圆满,人们也联想到人间的圆满,在中国古人眼里,中秋之月,就成了团圆的象征。
团,圜也。圆,圜全也。在这个意义上,团圆就是圆的意思。而团作为动词,又有聚集、聚合一义,团圆也就有了团聚的意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与家人团圆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内心的期待,而在中秋这样的团圆节,恰逢中秋之月最圆最明,这种心理也就愈加突显。若未能团圆,羁旅在外,就愈有思乡怀人之意。苏轼未能与家人团聚,面对这一轮明月,心潮起伏,就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的千古绝唱,既是对月圆人圆的期望,又是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中国人对于团圆的追求,是一种执念。团圆,不仅是中秋的主旨,更是中国人普遍的祝愿。中国的文学作品大多弥漫着大团圆的喜剧氛围,无论过程几多坎坷,也常常以大团圆的结局告终。
花好月圆,人们渴望团圆幸福美满的生活,也愿意为这样的生活努力、奋斗。这是中国民俗中极富民族特色和魅力的地方。在中秋之月的脉搏之下,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氤氲着延绵千年的审美与哲思,沉淀了中国人对故乡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
页:
[1]